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讲堂 > 德州文化 > 正文

第29期 运河流得繁荣来-《历史镜头中的德州》

发布时间:2015-12-30 15:27 审核: 复核: 来源: 浏览次数:

学术指导:季桂起 作者:王德胜 来源:http://dezhou.dzwww.com/dzzt/ldz/131895/ 2015年12月15日

德州,“枕卫河为城”,“控王齐之肩背,为河朔之咽喉”,是一座因粮仓而建的军事重镇,漕粮转运,军粮囤积不仅带动了粮食贸易的繁荣,而且对德州政治、经济地位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。明清时代,德州仓成为运河沿岸的四大名仓之一。

1937年的武城运河渡口

当年的运河上,“舳舻首尾相衔,密次若鳞甲”。年递运南粮一度达600万石。永乐年间,德州已是“四方百货,倍于往时”。运河两岸商贾云集,舟车如鳞,产品堆积如山,进入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列。工商业的迅猛发展,促使明廷重新定位了德州,从军事重镇逐步演化为商业名城。在德州增设了行政管理机构,从城市的规划,到工商业户的经营,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。明成化年间,推行输银代役法,允许工匠不到京师当班服役,产品可更多投入市场。

1391年(洪武二十四年),黄河在原武(今河南原阳)决口,会通河尽淤,漕粮全部陆运至德州下河。直到1415年(永乐十三年)复航。

1964年,繁忙的德州港装卸码头

明代专业运军队伍达十二万人,漕船上万艘。为了提高运军运粮积极性,政府允许运军携带一定的私人物品在水次仓驻地交易,船平均携带“土宜”150石。大量民船和商船在德州停留贸易,使德州百业兴旺、富甲齐郡,其中最大宗的是粮食贸易,每年交易量往往在上百万石。德州市场通过运河转运返销的商品还有棉花、杂货、草编品、烟草、药材等等,从而使德州经济伴随着漕运繁荣了200多年。

河边的集市

漕运带来了人流、物流、财贸流,德州旅馆等消费行业迅速发展。这些店铺均集中在顺成街、米市街、西关街、小锅市、北厂,以及河西刘智庙。“几乎家家户户打锅饼、烙麻酱火烧,或烧羊肉,到处摆摊售卖”。德州最著名的杂货店为德和号和德大号,均经营纸类、江大米、红白糖等与运河有关的商品,并随运河的畅通而持续了200多年。德州的农产品,如棉花、小麦、芝麻、玉米、红粱等,畅销外地,“颇属繁盛”。

运河岸边的生意人

据德州方志记载:永乐九年(1411年),统治者“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”,对德州城进行集中规划:南关为民市为大市。小西关为军市,为小市。马角市南为马市,北为羊市,东为米市,和柴市,西为锅市和绸缎市,中心角以北为旧线市,南门外以西为新线市。小西关军市的货物都由南关运过去的,所以市名前边用“小”字进行区别,后来因为每岁冬天要从北厂运粮,所以小西关故又有了北市之名。

运河边上的齐鲁古玩城,是全国小有名气的大古玩市场

在德州,有大批为漕运服务的人员。德州城设有专管漕运、仓储和验收的官吏和兵士,更还有专门收售粮食的“麦子店”和“江米店”等。每当夏初漕粮抵坝之时,漕粮搬运工达几千人。乾隆时期,德州城内共有粮食市场十几处,经营粮食的店铺多达百余家,每年粮食交易量在五、六百万石,是全国数得着的粮食市场。

清代中叶,海运逐渐兴起,加以黄、淮、运交会处——清口逐渐淤塞,河运逐渐衰落。清咸丰五年(1855年),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,运河被埋,至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漕运全线停止。

审核 复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