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讲堂 > 好书赏析 > 正文

国庆特辑

发布时间:2024-09-21 08:57 审核: 复核: 来源: 浏览次数:

1.《一本书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》

作者:孙继民 主编

出版社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

《一本书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》以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为指导,以广义的文化概念为角度,从物质文化、伦理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制度文化、精神文化5个层面,力图通俗而准确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旨在使广大青年读者较为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更好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,进而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。

编写中采用通俗流畅的叙述体书面语,注重通俗性、趣味性、普及性,用“大白话讲清大道理”。

2.《奋斗与梦想: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追梦历程》

作者:李捷 
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

中国近代以来,对美好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,集中地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

而要实现民族复兴,就必须完成彻底摆脱历史厄运、赢得中国革命胜利、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这三个历史性跨越,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,并带领中国人民跨入强起来的新时代。

为了这个目标,自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过前赴后继的奋斗与探索,但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民族梦想的是中国共产党。

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宏大的历史视角,追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经历的奋斗与梦想历程,展示跨越近200年的沧桑巨变,展示横贯其中的不朽民族精神与和平发展理想,为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把历史锁钥。

3.《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


作者:朱永新 

出版社:人民文学出版社

《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》是朱永新有关教育、阅读的随笔集,其中有对传统教育的思考、对新教育的引领与展望,有对儿子的亲切引导、对老师的关怀爱护,更有精彩的阅读心得,这里的阅读,不仅仅是读文字书,更有对交往的名人的“解读”,如于光远,如星云和尚,如南怀瑾。教育是终身之事、生活常事,孔子说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。阅读也是终身之事、生活常事,朱永新说"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,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"。教育与阅读,于人而言,失之则如井底之蛙,观天不过斗尺,视周不过半圆;得之如鸟之两翼,遨游太空,更能穿越千载,视通万里。即使暂时被乌云遮挡,也终能穿透黑暗,见到光明。

4.《致父亲》

作者:梁晓声

出版社: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

《致父亲》是梁晓声以父爱为主题的经典文章合集,收录了梁晓声不同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,在这部作品中,不光有辛勤养育子女的父亲,还有追逐奋斗梦想的男孩,渴望纯真恋情的青年,全心守护家人的丈夫,以及社会上挣扎求生的男人,而这些无一不曾是父亲在某时某地的身份和经历。他并非生来就是父亲,他有过愿望,有过理想,经历了很多辛苦,遭遇过不少创伤,却将一切深深地隐藏,留给我们的只有永不屈服的坚强与勇敢,以及从不轻易言说的付出与辛劳。

梁晓声以充满敬畏之心,用真诚质朴的笔触,为我们讲述每位父亲背后的故事,引导我们重新发现自己的父亲,关心自己的父亲,并从父亲身上汲取鼓舞人生,支撑我们向前走的力量。

5.《长寿时代:从长寿、健康、财富的角度透视人类未来》

作者: 陈东升

出版社: 中信出版集团

“长寿时代”是一个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命题。探究人口特征和演变逻辑可以发现,人口老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。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,百岁人生来临,“带病长期生存”成为重要画像,划分人生阶段的尺度也会发生改变。

长寿时代不仅仅是人口现象,更是复杂的社会现象。随着人口增长趋势与结构的改变,人类社会的经济组织也会调整、转型、重建,长寿时代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新常态。面对整个社会即将发生的深刻变革,认识的改变至关重要。各方需要预见长寿时代下人类社会的变化,未雨绸缪,积极应对。

作者引用“长寿时代”这一概念,建立起认知这一社会状态的理论框架,分别从长寿、健康、财富的角度透视人类变局,洞察未来社会。此外,作者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以及带领泰康保险发展的探索实践,提出了应对长寿时代的具体策略与方法。这是一次对传统人口老龄化理论的系统性更新,为决策者、企业家、家庭与个人提供了一个认识和应对未来变局的全新视角。





审核 复核